1. 围壁板的安装
1) 根据排板图检查核对壁板规格、数量、质量、配件是否符合要求,证书是否齐全。
2) 根据排版图所要求的围壁板的尺寸、颜色和位置,将围壁板预先搬运到指定舱室内进行预排。
3) 核实每处的围壁板的高度,用曲线锯或云石锯将长出部分切割掉。
4) 安装的顺序应遵循以下的原则:
a) 清扫底型材内垃圾,保证止水扁铁内流水孔畅通。
b) 有门上下板的一面墙壁,应先将门上下板安装好,再往两侧安装;其他墙壁上的围壁板应从一侧依次安装。
c) 边槽应安装在同一侧的墙壁上;安装时先将边槽固定在与之搭接的一侧的围壁板上,将首块围壁板推进顶型材、底型材和边槽内,然后依次将该侧的围壁板安装在顶型材、底型材内,并用短嵌条将相临两块板上下固定,确定后一块板的宽度尺寸并下料;拆下与之搭接的围壁板,将边槽固定在与之搭接的围壁板上,先将后一块板装好,再将拆下的那块围壁板安装上。
d) 遇有一面墙壁上有多个门时,应先将门上下板安装好,向两侧依次排装围壁板,若一块尺寸不合适,应由厂家重新定制。
e) A型板应雌口接门框, 两块板的接缝应紧密。
f) 同一侧围壁板间的平均缝隙应不大于8mm。
g) 围壁板预安完后,由机、电、仪、通讯等相关专业在围壁板上标识出各种附挂件需开孔的位置、尺寸、形状,拆下围壁板,用曲线锯开孔(开孔时应用钻头在中间预钻一个孔);标准圆孔可用开孔器一次开孔。
h) 在复合岩棉板上开孔,矩形孔的线长度大于200mm时,圆孔直径≥150mm时,或曲线形孔周长≥470mm时,应用加强材预以加强。开孔处岩棉不得有松散或外落现象。
i) 开孔完后,将围壁板回装,并将有关的线缆从开孔处拽出。
j) 走道内安装防浪扶手处,板的背面应预装加强材,安装高度为图纸所示尺寸或加强材中间距甲板900mm处。
k) 壁板上所安装设备重量大于10kg时,应在背面预装加强材。
l) 壁板安装结束后及时调整板缝及平直度。
m) 表面有污渍,划痕,破损等缺陷的板不应安装,并做合理调整。
2. 天花板的安装
1) 根据排板图检查核对天花板的规格、数量、质量、配件是否符合要求,证书是否齐全。
2) 根据排版图所要求的天花板的尺寸、颜色和位置,将天花板预先搬运到指定舱室内进行预排。
3) 核实每处的天花板的长度,用曲线锯或云石锯将长出部分切割掉。
4) 安装的顺序应遵循以下的原则:
a) 按排版图设计的安装方向,从一端铺向另一端,接口应严密,一块板配割安装。
b) 天花板与两侧的顶槽的搭接应不少于15mm。
5) 天花板预安完后,由机、电、仪等相关专业在天花板上标识出各种附挂件需开孔的位置、尺寸、形状,拆下天花板,用曲线锯开孔;所有开孔处都要按围壁板的尺寸规定要求在四周加装加强材。
3. 装饰件的安装
1) 顶型材装饰条的安装:
a) 可在安装天花板之前安装,也可在安装天花板之后安装。
b) 装饰条应完全镶嵌进顶型材的横边内,且平直。
c) 拐角处应采取45°接口,接口处的较大缝隙不应大于1mm。
d) 横向接口可采取45°或90°接口,接口处应无毛刺,较大缝隙不应大于1mm。
2) 嵌条的安装:
a) 根据天花板与地面的距离,确定嵌条的长度,一般嵌条的长度比天花板与地面的距离要少5~10mm。
b) 拆除临时固定的嵌条块,将嵌条与顶型材的装饰条对齐,用硬橡胶锤、木锤将嵌条固定,或者用木块垫在嵌条上用铁锤固定。
c) 嵌条应与两侧的围壁板齐平。
3) 踢脚板的安装
a) 取下踢脚板中间的小封条,将踢脚板贴近围壁板,且踢脚板的底部的弹性软橡胶与地面压缩成小圆弧状,用自攻螺钉固定。
b) 同一侧的踢脚板接口可采取45°或90°接口,所有接口处应无压边、毛刺,缝隙不大于1mm。
c) 踢脚板安装应平直,固定牢固。
d) 再将小封条回装到踢脚板上。
4. 安装质量要求:
a) 复合岩棉板耐火舱室完工后的长度和宽度尺寸极限偏差均为±10mm。
b) 复合岩棉板耐火舱室完工后的高度尺寸不得低于原设计高度。
c) 复合岩棉板耐火舱室完工后壁板和天花板的表面平面公差为1mm/㎡。
d) 相邻两板材间的缝隙不得超过2mm。
e) 板的表面只允许有较小的划痕和压痕。其中,壁板或天花板表面任意6㎡(1mX3m)内,压痕不得超过1处,且压痕直径不大于50mm,深度不大于1mm;划痕宽度不得大于1mm,且划痕总长不大于80mm。
f) 开孔处的岩棉不得有松散、外露现象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