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“杭州的房子,打个比方,好像一个人,长得很漂亮,可体魄还不够健康。” 三天实地考察后,第二届杭州最佳人居奖专家评委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充分肯定了杭州的楼盘建设,也指出了不足。
第二届最佳人居环境奖和最佳人居奖,由杭州市政府主办,杭州市建委、杭州市居者有其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,都市快报全程协办。
三天里,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、中国建筑大师赵冠谦、开彦等16位专家组成的评委小组,分别对参选的13个楼盘和9个人居环境项目作了实地踏看、打分。昨天下午,专家评委结束了对最后一个参选楼盘桐江花园的实地评审。
实地评审的13个楼盘是:绿城・桃花源、金都华府、滨江・金色家园、香溢・白金海岸花园、通策广场、顺发・美之源、亲亲家园、大华・西溪风情、碧景园、东海・未名园、桐江花园、众安・山水苑、南肖埠・文景苑。
杭州的房子造得很漂亮,注重与周围环境融合;小区景观各有特色,大多重视绿化,走进小区,满眼绿色,神清气爽;越来越多的小区注重水景营造,突出江南特色。
这些,是评委对杭州楼盘的普遍评价,他们说,光从小区外观来看,杭州总体水平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但杭州的房子有两个弱点,一是注重节能不够,二是人性化方面还要再加把劲。程泰宁院士打的比方,也正是这个意思。
怎样才算节能?程泰宁说,要给房子穿上一件“外套”。譬如屋顶用可隔热材料,墙壁采用外保温技术,窗户玻璃要用中空的,具有隔热隔噪功能。
这样,冬天外面的冷气不容易跑进来,里面的暖气也不容易跑出去;夏天外面的热气不容易跑进来,凉气不易跑出去。
这几年,北京、上海等地,纷纷造起了“穿外套”的房子,专家说,杭州这方面要再努力。
人性化方面,程泰宁举了个例子――杭州很多小区,楼下住户,往往被楼上小孩的跳动声、高跟鞋声、物品坠落声、吵架或打麻将声吵到,这就是因为楼板隔音没做到位。
建设部1988年11月1日就颁布了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》,住宅的卧室、起居室(厅)内的允许噪声级,白天应小于或等于50分贝,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分贝。
隔音效果小于40分贝是个什么概念?程泰宁说,就是楼上如果拖重物,楼下基本上听不见。
三天实地评审,由快报推荐的市民评审员――浙联律师事务所主任戴和平律师全程参与,并和专家一起考核打分。三天下来,戴律师最深的感受是,生活在杭州的人真幸福!
实地评审的最后通过名单,杭州市建委将过一周左右公布,顺利晋级者,进入下一轮更激烈的评选。
相关评奖情况,也可登陆住在杭州网(www.zzhz.com.cn)查看。 记 者 陈 奕
标签: 体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