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房子做环保节能外衣

华金盛保温材料厂家
谈起创业经历,黄菁华始终神色平淡。惟独谈到自己一次次将“废弃垃圾”拖回家时,他眼里立刻流溢出异样光芒。黄菁华有句话意味深长:伯乐相马,不知是伯乐相中了千里马,还是那“马”成就了伯乐。 他相信,自己和这些被人丢弃的“垃圾”,一定早有前缘。早在1996年,黄菁华就开始“下意识”生产节能环保材料,可翌年新产品问世后却大受打击。几经周折,在2001年武汉节能建筑盛行的时节,黄菁华终于盼来事业的春天。 好书明志 开启节能创业路 1988年,黄菁华在武汉化工原料公司上班时,进修了一门“高分子材料”,研究如何将一些废弃材料变为节能材料。无意中,他在《中国的危机与思考》中了解到,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程度甚低,导致大量浪费和环境恶化。黄菁华深受触动,萌生了制造节能材料的想法。 1996年公司改制,黄菁华立即投资2万元,租了车间做厂房,开了一个小涂料厂,帮建筑方生产一种外墙涂料,该产品“环保又节能”。 但当时在武汉没有人重视建筑节能,甚至很多人对节能的概念一无所知。黄菁华的产品一桶卖价150多元,其他涂料却便宜得多,环保材料无人问津。 1997年6月,一家台湾企业落户武汉东西湖,他们准备做一个6000平米的自来水不锈钢储罐厂,厂房需要大量涂料做装修。黄菁华觉得机会难得,立马就去找台湾企业负责人商谈,想接下这笔大单。 对方爽快答应。正当黄菁华沉浸在喜悦中时,工程建筑方却告诉黄菁华:“这个工程我们已承包,材料也由我们选。你的材料虽然质量还行,但价格太贵,我们用不了。” 回家后,黄菁华备感失落,无奈之余,也只得接受现实。几天夜不成寐的黄菁华一直在思考:究竟如何才能保证质量,又能降低成本? 明珠暗投 专利产品四处碰壁 1997年8月,黄菁华到唐家墩工贸家电去买彩电,在上楼时他忽然瞥到一楼墙角里,居然堆砌着很多拆完家电箱子后的白色泡沫。根据工作经验和学习的专业知识,他知道这种泡沫可以加工制成一种保温隔热材料。当时店里大概堆有100多公斤,黄菁华喜出望外,他赶紧找了个板车,彩电没买成,却把这些“废垃圾”宝贝似的全拉回了厂里。 次月,黄菁华开始用拖回的泡沫做试验,进行“建筑屋面隔热弹性防水涂料”的研发。这种涂料可以反射太阳光和热能,降低建筑物表面温度,使屋里达到降温目的。经过反复实验,终于在十个月后完成研发,并于当年8月提出专利申请。 “当时我每天早上6时就去厂里做实验,凌晨2时才回家,这个产品是我用尽心血和汗水才研发出来的。”黄菁华还在心疼自己。 当时,武汉建筑屋顶大多采用“火柴盒”式结构,在炎热夏天,顶层居民家里就会热得像蒸笼。黄菁华找了很多建筑公司,却处处碰壁。其中一个老板还轻蔑地说:“不用白费力气了,你的产品在武汉根本就卖不出去,不要说我们不要,你去问那些顶层居民,他们也一样不会要。” 因为产品始终推不出去,厂里又因持续研发耗尽资金。1999年底,涂料厂亏空殆尽,黄菁华伤心地关闭了厂门。 痴情守望 终于挖到迟来的第一桶金 2000年,为了积蓄资金,以备东山再起,黄菁华暂时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打工。此后,每逢出差,同事游山玩水,四处赏景,他却专门到处找建筑工地看,考察节能涂料市场情况。 11月,他去北京出差时发现,有个建筑工地已经开始使用节能材料,而且所用的产品和自己研制的防水涂料也十分相似。“看到这个后,我大受鼓舞,北京既然已经在用这种材料,武汉市场的春天,还会远吗?”之后,黄菁华开始等待。 2001年,蓝湾俊园、永清庭苑、航天花园成为武汉市首批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,让武汉市民首次尝到了节能建筑的滋味,虽然当时还主要采取一种胶粉聚苯颗粒砂浆的内保温技术,但其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砖墙。黄菁华苦盼的春天终于来了。 10月,黄菁华辞掉工作,赶回武汉做市场调研。7个多月的时间,他几乎走访了武汉所有建筑工地,找到示范小区的开发商交流,他们认为黄菁华开发的节能材料性能不错。 黄菁华还了解到,开发商原来采用的节能材料每平方米成本70多元,而自己的产品不仅多一个弹性防水功能,而且单价要少十几元。黄菁华感到异常激动,自己的产品现在无论是价位,还是质量、功能,都属市场前列,大有希望。2003年5月,黄菁华凑齐200万元,成立德丽宝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。 2005年6月,黄菁华来到恋湖家园建筑工地推销产品,经过耐心介绍,开发商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,要求先做出样品来。“一般做样板只做一个平方米,我们给他做了一面墙。” 经过专业检验和反复比较,开发商最终选择德丽宝来做外墙保温的工程。这笔单子做下来销售额是130万元,黄菁华终于挖到这迟到的第一桶金。 这笔单子无疑是黄菁华的“样板工程”,趁此东风,他们又

标签: 外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