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能报道的四个维度―以建筑节能报道为例

华金盛保温材料厂家
在中国4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,99%属于高能耗建筑。采暖和制冷区域不断扩大,建筑能耗的总量和占能源消耗总量比例逐年提高。据统计,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能耗30%左右;而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,是普通居住建筑能耗的10倍。有专家称,建筑节能是节约能源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方法。建筑节能涉及术语多、专业性强,并且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,如何使他们认可报道?

  专业领域也有时代精神

  新闻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呢?首先是时代精神。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, 要大力发展“节能省地型”住宅,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,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。2004年12月,《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意见》出台,提出节能总体目标――“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执行节能省地标准,既有建筑节能、节水改造逐步开展,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要基本实现节能50%。”2005年5月,建设部公布《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了建筑节能的基本思路――以公共建筑的节能降耗为重点,总体推进建筑节能。同年7月,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实施,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。

  上述这些,是一个政策法规环境,在新闻报道中应充分体现,唯此,新闻才会有价值。

  比如《建筑节能学有榜样》(《中国建设报》2005年9月26日),在这篇文章中,记者提出――“住宅的过度拆迁使我们原就不富足的资源显得捉襟见肘。”文章指出:中国被拆除住宅的使用寿命大约只有30年左右!该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住宅建设的资源浪费,既而引出建筑节能应从住宅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其使用寿命,同时国家也要控制拆迁规模,减少资源浪费。文章揭示了我国当前建筑能耗高的又一原因,即“拆建无规划”。在一个特定的政策背景下,它的新闻价值就显现出来。

  用“显见的好处”说服读者

  建筑节能专业性较强,不苦心经营,文章容易变成数据和政策的堆砌,往往连自己都没有说服,怎能吸引别人。

  首先要对行业、领域近年发生的重大事件、政策背景全面了解。这两年来中央文件、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、领导讲话、建筑节能立法规范、各地建筑节能示范区、各种节能建材、节能技术……

  然后潜心“消化”,从逻辑上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内在联系。国家倡导什么,为什么要倡导,它的推广有什么社会效果?以什么方式来推进?有什么方法保证它的实施?先把这些理出脉络,报道才有逻辑,不使读者感觉杂乱无绪。

  我们看这样一篇报道――《建筑节能空间大》(《湖北日报》2005年7月26日):20日,台风“海棠”给武汉退了一些热。但在室内,闷热还是让人难耐。中午时分,坐在江岸车辆厂肖女士家的客厅里,却凉爽宜人。肖女士说:“只要外面起风,家里就有穿堂风,白天基本上可以不开空调。”肖女士家在汉口秀泽园・同温层小区,是武汉市的节能住宅示范小区。走入小区,住宅楼呈扇形布局,南北向设置3条景观道,自然形成3条风道,使小区空气南北对流;大面宽、小进深的户型设计,使室内通风采光性能好;小区中设有水系统,夏天启动,小区的热量通过水雾的蒸发而带走。肖女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:她家有2台1.5匹空调,一天至少可少用10个小时。以1个小时节约1度电计算,一天就可节电10千瓦时,一个月就是300千瓦时。整个同温层小区13万平方米、1100户,以肖女士家为标准计算,小区一年可节电近300万千瓦时。“建筑节能潜力惊人!”

  文章没有对节能材料过多描写,但是通过住户的“节能账”,把建筑节能的特点让读者一清二楚。我国消费者在建筑节能方面考虑的不多,文章实际是在提醒读者消费时,把节能的成本考虑进去,这无疑会引导节能式消费。

  专业领域,更需要巧妙的报道手法,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价值观。

  如何驾驭前瞻性报道

  我国发展“节能省地型”住宅和公共建筑,目的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,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,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迅速普及。各国政府都采取积极措施,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。据欧美国家的测算,所有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0%以上。因此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,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。一些国家结合本国的资源环境情况,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重点,出现了绿色建筑、生态建筑、环保建筑、健康住宅、低能耗建筑、资源循环型建筑等概念。但所有这些概念都是围绕“四节一环保”(环保、节能、节材、节水、节地)提出的,只不过侧重点和排序不同而已。

  其内涵,都是要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,这也是建筑节能的意义所在。就是要把住宅建设和公共建筑的发展,建立在资源“节省”的基础上,在保

标签: 维度